王先宏个人照
伏羲琴社古琴展示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王先宏,安徽合肥人,青年古琴演奏家,斫琴师

公司新闻 常见问题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扬州知名古琴演奏家央视展示“平凡匠心”:弹奏和斫琴就是用心与定力

    斫琴工作室

    “飞逝的时光里,流走的岁月中,有的工匠,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悄然消失;有的工匠,仍坚守初心,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王先宏就是其中之一。他不改初心,以匠心斫制古琴,传承古琴文化。”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9月16日在扬州采访获悉,该市知名古琴演奏家、斫琴师王先宏近日接受央视“平凡匠心”栏目专访,在“古琴之乡”扬州引起不小反响。


    用心选材

    记者了解到,擅于演绎亦擅长斫琴的王先宏,创造出古琴新款芙蓉式和临风式,获得了国家专利。

    精雕细琢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其独特审美特性与“金石之音”,契合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意境,因此成为文人墨客最好的精神伴侣。记者了解到,王先宏8岁随父学习民族乐器,18岁参军入伍,被特招为文艺兵。在部队文工团十多载专业训练下,通晓多种乐器的演奏和音乐创作。转业后回到琴筝之乡扬州,研究和传承古琴艺术,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先生,同时得到多位名家指点,形成刚柔并济、潇洒飘逸的演奏风格。王先宏创办“伏羲琴社”,在全国众多城市开展古琴公益讲座,定期举办全国古琴研修班,传播传承古琴艺术。2018年3月出版《实用古琴教程》,2018年10月在扬州音乐厅举办“王先宏师生古琴音乐会”,2019年9月出版古琴独奏专辑《古韵新语》。


    琴形打磨

    “我认为,古琴不仅是乐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琴师不一定是斫琴师,但斫琴师一定是优秀的琴师。”王先宏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古琴之所以能有苍古悠远、令人沉醉的音色,能够做到千古流传,和它的制作工艺关系非常大。细致繁复的制作过程,容不得一丝偷工减料。斫琴讲究顺势而为,意即因材施斫,每块木头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自己会根据每块木头的天性和它的声音共振特点进行斫制。一凿一刻,力求还原琴音。

    反复调试

    记者了解到,斫琴时,王先宏对于古琴各个音区音色的把握非常严谨。细节处理上,常常到了苛刻的地步。“古琴的散音,嘹亮、浑厚,泛音则透明如珠,丰富多彩。由于音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感觉。高音区清脆,如风中响铃;中音区明亮铿锵,如敲击玉磬;低音区浑厚有力。”王先宏说,斫琴时,自己意在实现古琴低音区“沉”、中音区“透”、高音区“亮”的目标。以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这九德,作为音色的最高追求。“你看,这是我创造出的古琴新款式芙蓉式。琴头像古代女子的发髻,梅花状,琴身曲线柔和,如出水芙蓉,所以命名芙蓉式。”王先宏介绍说。

    成品完成

    王先宏认为,每一张琴都是独一无二的,需经选材、造型、掏挖调音、上灰胎、髹漆、打磨、上弦等上百道传统工序制作而成。斫琴考验的不只是技艺,更是耐心与定力。每张琴都是匠心和智慧的结晶,来之不易,须经斫琴师无数次打磨和用心揣摩而成。

    “芙蓉式”古琴专利证书

    走进王先宏斫琴工作室,一股木香扑面而来。令人炫目的斫琴工具,各种不同质地的板材,悬挂在墙上的半成品古琴,让人感慨古琴古朴华美的外观和丰富悠远音色背后,斫琴师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在王先宏看来,古琴的琴形打磨讲究中正平和,不偏不倚,远看有型,近摸无角,这样才符合古琴的审美,“我觉得古琴的审美折射到生活中,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就是思想品德的端正。” 

    “临风式”古琴专利证书


    下一条:愿将新声传古韵 ——王先宏的琴外之音没有上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