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宏个人照
伏羲琴社古琴展示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王先宏,安徽合肥人,青年古琴演奏家,斫琴师

公司新闻 常见问题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

    古琴是一种传统拨弦乐器,传统的古琴的琴面为指板,古琴共有十三个徽位,没有柱和品。近几年来由于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传统古筝古琴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随之电古筝,电古琴电声民族乐器已进入了市场。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浮动式电古筝拾音装置[申请号:CN20112033239.6],包括起支撑作用的琴枕木、将振动转为电信号的传感器、传递琴弦振动以及保护传感器作用的竹条;琴枕木具有凹槽,凹槽内嵌有传感器、传感器上放置竹条,琴弦将竹条、传感器压入琴枕木中的凹槽,该竹条与琴枕木的装配方式为活动配合;该竹条与传感器的装配方式为活动配合,即竹条浮于传感器和琴枕木之上,竹条为一至若干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动式电古筝拾音装置是竹条与传感器之间设计成一种浮动的活动配合关系,浮动式电古筝拾音装置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它们之间互相紧贴,这样就能把琴弦的振动频率通过竹条完整地被传感器拾取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上述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对琴弦的振动频率的传感及信号转化,但是市场反应不容乐观,其根本原因是存在失真、声音不平衡的问题,无法将正确音准的音频拾取输出,更不能达到一个好的演奏效果形同虚设。其存在以下的一个关键问题:装配传感器不合理。也就是把传感器置于古筝或古琴前岳山竹条之下。因竹条属于天然物质厚度等原因造成传感隔音的属性,从而不但不能很好地传递信号反而影响压电电缆传输信号,这样琴弦的振动频率经过岳山竹条后,大大减弱,传感器无法良好地拾取信号,也很难得到均衡的声音,也就直接导致这件乐器的失败现象。这种便是目前古筝古琴电声乐器厂家常规做法,经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甚至不能付诸于实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传感器无法良好地拾取信号、不理想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一种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包括古琴本体,该古琴本体上具有琴弦和琴枕木,琴枕木上具有一凹槽,该凹槽中设有拾音条,且拾音条的顶部凸出于琴枕木,琴弦压紧在该拾音条上。

    在上述的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中,古琴本体上设有与琴弦数目对应的上弦器,该上弦器与琴弦的末端一一连接。

    在上述的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中,古琴本体的琴头背面过弦处安装有安装板,上弦器通过螺丝固定于该安装板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弦器具有固线端和旋钮,固线端位于安装板的内侧,旋钮的端部向下,且旋钮位于安装板的外侧。有助于保护琴弦,方便调节。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上弦器具有固线端和旋钮,固线端位于安装板的外侧,旋钮的端部向下,且旋钮位于安装板的内侧。将旋钮设置于安装板内侧,有利于保护旋钮,防止碰撞旋钮造成音色失准。

    在上述的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中,古琴本体上具有线孔,琴弦通过该线孔与上弦器固定;线孔靠近琴枕木一侧的上边缘为弧形。

    在上述的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中,琴弦本体上具有十三个徽位,其中位于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个徽位中,每两个相邻徽位之间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分别设置一横向的格线。

    在上述的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中,格线镶嵌于琴弦本体上,格线的上表面与古琴本体的上表面齐平并设有平滑层。

    在上述的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中,格线采用螺钿粉、金属或塑料材质。

    在上述的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中,格线采用荧光材质。格线在光线暗的演奏环境可以进行识别,以便演奏者准确弹奏。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的优点在于:

    1)将拾音条安装在琴枕木的凹槽中,直接与琴弦接触进行传感,使传感器拾音充分、均匀、不失真;省略了竹条的设置,降低制造成本、提升拾音效果。

    2)在古琴琴头背后面过弦处安置固定上弦器的安装板,改变传统的古琴调弦方法,并且不影响美观,方便操作,琴弦固线端端位于安装板内侧,能够防止琴弦受损。

    3)通过线孔设置琴弦,并且线孔具有平滑的圆弧结构,避免琴弦经过时受到损伤。

    4)在徽位之间设置格线,从而起到提示作用,以判断手指按音位置,适合初学者;采用平滑处理,从而满足外观要求,不影响弹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古琴本体1、琴弦10、凹槽110、琴枕木11、拾音条12、上弦器13、固线端130、旋钮131、防脱套132、安装板14、线孔15、徽位16、格线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调音拾音的压电式古琴,包括古琴本体1以及设于古琴本体1上的琴弦10、琴枕木11、拾音条12和上弦器13。

    如图1所示,琴弦10本体的琴面上具有十三个徽位16,其中位于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个徽位16中,每两个相邻徽位16之间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分别设置一横向的格线17,以满足对徽位的划定。格线17镶嵌于琴弦10本体上,格线17采用螺钿粉、金属或塑料材质,格线17的上表面与古琴本体1的上表面齐平,打磨去除毛刺后,在镶嵌处涂覆一层透明的平滑层,该平滑层采用木蜡油或水性木器漆等涂料层。在徽位16之间设置格线17,从而起到提示作用,以判断手指按音位置,适合初学者;采用平滑处理,从而满足外观要求,不影响弹奏。

    如图2所示,古琴本体1的琴枕木11设置在琴头上表面,琴枕木11上具有一凹槽110,该凹槽110中嵌入拾音条12,且拾音条12的顶部凸出于琴枕木11,琴弦10在上弦器13的拉伸下压紧拾音条12,使拾音条12充分拾音、均匀不失真。具体而言,拾音条12为条状的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采用市售压电传感器利用电介质受力后产生的压电效应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古琴本体1的琴头背面过弦处安装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上排列穿设有与琴弦10数目对应的上弦器13,该上弦器13与琴弦10的末端一一连接。器通过螺丝固定于该安装板14上。上弦器13具有固线端130和旋钮131,固线端130位于安装板14的内侧,旋钮131的端部向下,并且旋钮131位于安装板14的外侧。琴弦10卷绕在固线端130上,且固线端130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防脱套132,用于防止琴弦10脱离。通过一古琴本体1位于琴枕木11和安装板14之间具有一平行于琴枕木11的线孔15,琴弦10通过该线孔15与上弦器13固定,线孔15可以为与琴弦数量对应的多个间隔排布的圆孔,该圆孔靠近琴枕木11一侧上边缘为弧形;线孔15也可以为一与琴枕木11平行的条形孔,该条形孔靠近琴枕木11一侧上边缘为弧形。

    如图3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线孔15位于安装板14的外侧,上弦器13具有固线端130和旋钮131,固线端130位于安装板14的外侧,旋钮131的端部向下,并且旋钮131位于安装板14的内侧。

    如图1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格线17还可采用荧光材质。使得格线17在光线暗的演奏环境可以进行识别,以便演奏者准确弹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古琴本体、琴弦、凹槽、琴枕木、拾音条、上弦器、固线端、旋钮、安装板、线孔、徽位、格线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下一条:双箱古琴上一条:新型古琴及其制备方法